来源:中国健康播报 发布时间:2024-08-02 10:09 编辑:一饼
炎热夏季,深圳市民和游客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也面临高温和交通拥堵的双重考验。近日气温高达34℃,深圳航空医疗救援超级飞侠两天内完成了两次重要紧急救援行动。 7月20日,38岁...
炎热夏季,深圳市民和游客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也面临高温和交通拥堵的双重考验。近日气温高达34℃,深圳航空医疗救援“超级飞侠”两天内完成了两次重要紧急救援行动。
7月20日,38岁的黄先生(化名)在大鹏海岛捡了2个小时海螺后,突感头晕、胸闷不适,大汗淋漓,伴恶心、呕吐,到阴凉处休息后,症状未明显缓解,黄先生和朋友有些慌。正值大鹏旅游旺季,进出拥堵,采用道路救援的话,按照当时导航提示,至少需要3小时以上。紧急时刻,一位朋友想起看到过深圳大学总医院与深圳东部通航航空救援报道,在网上找到了东部通航医疗救援电话。
深大总院急诊医生卢加发和东部通航救援队长李翔现场评估
接到电话后,东部通航立刻进行航空救援可行性评估,虽风雨交加,但能见度尚可,救援部梁煜经理立刻联系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韩伟主任,直升机机长、急诊科医护人员和直升机救援队员团队迅速到岗待命。直升机从基地起飞,17分钟后到达病人身边,现场评估后,立即转送到深圳大学总医院,17分钟送达急诊科。
原本至少需要3小时的救援,不到30分钟顺利完成。
直升机上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7月21日,李女士(化名)在大鹏爬山,出现头晕、恶心、四肢麻木、大汗淋漓、乏力,李女士的老公非常担心,立即联系了深圳公益救援队。但人在半山腰,救护车辆上不去,人力搬运350米海拔至少需要5小时以上。
公益救援队队长评估后,联系东部通航,航空救援再次展开。10分钟评估适航情况和飞行申报,直升机飞行15分钟后到达现场,因为情况特殊,东部通航救援队队长李翔高空悬停绞车吊运救援方式下降至李女士身边,简单评估后,将李女士悬吊搬运至直升机仓。15分钟后,直升机到达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原本至少5小时的医疗救援,不到40分钟就完成了。
直升机悬停绞车吊运救援方式将病人悬吊至直升机医疗舱
救援直升机到达深圳大学总医院直升机救援基地
快速转运至急诊室
黄先生和李女士被送到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后,经过积极诊治,症状逐步好转,留院观察一段时间后,均已顺利出院。两位患者和家属非常感激医疗直升机的紧急救援,解除了对急症的担忧。
近年来,深圳大学总医院、深圳市急救中心和东部通航致力于构建立体化的急救网络,为深圳市民构建涵盖海陆空的立体化急救体系,确保各类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高效救治。深圳大学总医院作为深圳市航空救援网络医院,也是深圳市首家HEMS(直升机航空医学救援)基地,与东部通航已合作完成10次紧急医疗救治任务,挽救多例严重创伤和严重心脏疾病(包括1例心搏骤停)患者生命。